《無敵破壞王:網路大暴走》-關係變化才能帶來成長

Photo from Wallpapper Abyss

無敵破壞王2,肯定是我心目中最成功的動畫續作之一!

從第一集就深深被電影裡將遊戲程式碼具象擬人化的手法給吸引。
覺得一切都可愛到不行,甚至會想:搞不好在程式碼的世界,真的就是這樣子運作的啊!(思想這麼純真…. 難怪一直很難行動抵制迪士尼🙈)

而且我也認為,就是因為第一集在遊戲程式碼的世界觀,設定得如此成功又完整,才能造就續作以「網路世界」作為故事背景,可以這麼順暢。

這兩部電影推出的時間剛好在我人生兩個不同的階段:大學&出社會。而兩部電影中分別探討的主題,也非常恰巧地吻合這兩個階段的我當下遇上的生命議題。

因此在看完無敵破壞王續作:網路大暴走 後,我就決定要好好寫一篇文章,來記錄當中特別讓我有共鳴的地方。

〈電影裡的主角人生課題:自我認同/尋找自我價值〉

無敵破壞王第一集,除了創造街機遊戲裡的遊戲世界觀樣貌,電影當中主人翁遭遇的情節其實都圍繞在「自我認同」以及「找回自我價值」的議題上。

破壞王Ralph,自己的遊戲角色是需要破壞原先遊戲中居民的華麗公寓,然後再讓遊戲主角阿修用神奇錘子把一切都變回堅固完好的狀態。但因為Ralph的任務非常的不討喜,使其隸屬的遊戲世界中其他居民便以理所當然的心態排擠了“每次”都搞破壞的Ralph,進而造成Ralph非常不喜歡自己的「壞人」角色設定。

第一集的主角Ralph便在這樣的開端,進入其他遊戲,開啟了找回「自我認同」的旅程。

而雲妮露Vanellope,則是Ralph自我認同之旅中的一個重要催化劑,Ralph幾乎可以說是藉由幫助Vanellope而間接的治癒了自己,了解他雖然在自己的遊戲裡是扮演一個「壞人」,但在更大的遊戲「世界」,他那幾乎可以摧毀所有物品的巨大力氣,卻很可能會為另一個人帶來幸福。

不得不說,迪士尼在這一段劇情編排真的很用心,也是我認為所有人在成長過程需要特別去留意,然後好好建構的價值觀。

在看到Ralph為了幫助Vanellope,最後擁抱了自己身為反派的價值,嘴裡唸著壞人心理團體救濟會最後一定會喊的〈The Bad Guy Affirmation(壞人宣言)〉:

『 I’m bad, and that’s good. I will never be good, and that’s not bad. There’s no one I’d rather be than me. 』(我是壞人,而這很好;我永遠不會變成好人,但這不是壞事;沒有什麼是比「我自己」更值得去成為的人。)

Photo from DeviantArt

這段劇情真的是看哭了我….😭

其實在我的成長過程,我一直感覺到自己之於社會上的各種圈子都格格不入,在原生家庭尤其是。這樣的經歷不停累積之下,即便我書念得再好、成績再優秀、會的才藝再多….. 好,我其實沒那麼厲害哈🤣
我想說的是,即使我可以看到自己身上有很多符合社會上所看重的長處與優點,但我仍感受不到歸屬,因為在我心目中真正可以體現真實的我自己,是我的「價值觀」。但我的價值觀卻是如此背離世俗….. 我想要喜歡我自己,可是周遭環境所回應給我的都是排斥時,真的會覺得自己的存在好像只會給人添麻煩,而看不見自己的價值。

所以當我看著Ralph在經歷一連串的冒險挑戰,理解到自己再壞,惹再多麻煩,都還是有存在的價值,而欣然地擁抱自我,並獻出自己能為這個世界所提供的能力後,我可以感受到一部份的自己被安慰、被療癒了🥹

另外,第一集裡面有一個橋段,我覺得特別可愛用心。
是阿修為了把Ralph找回他們的遊戲機,同樣也出發到其他遊戲(這其實是滿危險的行為),結果被關在其他遊戲的監獄裡。
當他發現監牢對外窗的鐵條有點鬆動,想要藉此破壞掉那幾根鐵柵讓自己逃出去。結果用祖傳的修繕錘子一敲….. 反而讓鐵柵被修好,甚至變得更加牢固😐

電影用這樣一個可愛的橋段在提醒大家:

每個人的每個天賦都有他可以派上用場的地方,而在錯誤的地方使用自己的天賦,也可能讓事情變得更糟。
Photo from Disney Wiki – Fandom

主角Ralph隨著第一集電影的結尾,找到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後,接下來便沿著續集的展開接觸到了:網路世界。而內心自我發展課題,也走向了「關係經營」與「分離-個體化」的議題。

〈電影裡的主角人生新課題〉

在接著講網路世界對雙主角Ralph與Vanellope有什麼影響之前,我不得不認真推測:無敵破壞王的製作團隊,很可能早在製作第一集的時候,就已經規劃好第二集的故事背景跟主角會遇到的進階課題。因為這個設定脈絡實在是 太 順 了🤩

由於Ralph跟Vanellope剛好性別設定是一男一女,因此到了第二集在探究關係的變化與持續經營時,雖然在電影裡他們倆的關係是設定為「友誼」,但其實當中的內心糾葛與與挑戰,套用在親密伴侶關係也是非常適合的。

無論觀眾偏好什麼樣的關係解讀,Ralph跟Vanellope從第一集的革命情感之後,兩人在街機遊戲的世界,已經是彼此最親密的存在了。

而這樣的情誼經歷了六年之後,兩人關係已經從原先『成就彼此價值』的簡單滿足感,逐漸浮現出『個體需求』的差異性。

長大後,我們終將面對的現實之一:再親密的人,仍然是不同於我們自身的存在

即便是再好的朋友,曾經一起互相支持、互相依靠,但Ralph期待自己未來一直維持穩定不變的生命態度,與熱愛冒險、刺激、探索未知的Vanellope就 是 如 此 不 同。

『穩定不變的關係,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前陣子,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樣的議題。
經歷了幾段感情後,我很清楚每一次的關係終結,都會帶給我一定程度的難受。在我還沒有足夠的覺察能力時,我也因為這樣的難受,簡單粗暴的下了結論:認定自己要的就是不再發生這樣的變化、不需要再面對這樣的分離。
但內心卻又因為“不完全”認同這個結論,而承受著到底『該不該控制關係』以及『該如何才能控制關係變化』的煩惱,感到焦慮不安。

其實這樣的論斷過程是非常武斷且具瑕疵,也是人們在思考時很容易落入的「二元」偏誤:認為很多事情非A即B。因此,扼殺了其他的可能性。

然而其他的可能性,有時候光是坐在那思考是沒有辦法察覺到的,你必須真 的 去 經 歷。

真的體驗過除了A跟B以外的選擇,才能從親身體驗的豐富經歷中,彙整出真正適合自己的選項。

而在電影裡,便安排了可以讓Ralph跟Vanellope走出遊戲場,到達更為廣闊無邊的網路世界的:WiFi機~

Photo from IMDb

這個橋段設計,讓我感覺好像在比喻人們從原先的求學時期常待的小圈子,因為就業進入社會而接觸到更多不同於以往的各式各樣的人們。

Photo from Disney

從進到網路世界的Ralph與Vanellope各自的反應,就可以看到這兩人明顯的性格差異。
而細膩一點的觀眾,也會察覺到兩人其實都不停為了“這段關係”,各自在內心有很多的壓抑、調整、妥協,只為了不要讓另一方不開心。

表面上,他們都告訴自己:『我的目標就是拿到Sugar Rush的方向盤,讓遊戲機不會被關機』,但在彼此內心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心理動力。雖然Ralph覺得整天無所事事超讚,但他不想要看到自己的好友難過,因此儘可能地想要做對事情——好讓Vanellope開心的跟自己待在一起;而Vanellope在見識到無邊界且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網路世界後,即便心生嚮往,但卻害怕自己辜負Ralph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支持跟照顧,所以不停的說服自己『拿回遊戲機方向盤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Photo from IMDb

這讓我想到,心理諮商師們很常提到伴侶有紛爭、衝突時,大家很容易去處理「表面上的問題」,然而卻發現這個表面上的問題不管怎麼處理、處理得再合理,當事人心中總會有股說不出來的鬱悶。其實原因就在於,表面上我們提出的問題點,只不過是自己內心感受到矛盾、不快所投射出來的「現象」。「現象」並不是真正的問題來源,也不該是我們花時間去糾結的。

Vanellope在自己的遊戲機壞掉時曾告訴過Ralph:『雖然遊戲的賽道已經變得很無聊了,但它至少還是場比賽,而比賽會讓人不確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那種不知道會怎樣的感覺,對我而言才像是生活….』

但當時的Ralph沒能意會到這段話,其實已經體現了對Vanellope而言的「內在需求」,Vanellope需要活在充滿未知數的環境,才能夠感受到自己是活著、是有存在的意義。

而Ralph,一個很享受安穩生活的人,是真的很難理解自己的好友所追求的價值到底是什麼,也就只能把問題簡化成『必須要把遊戲機修好,Vanellope才會開心』,但Vanellope真正要的並不是自己的遊戲機…..

〈Vanellope的課題:自我發展與關係維護的矛盾〉

Vanellope的困境其實跟很多亞洲家庭的小孩非常像,雖然有個人的嚮往跟發展探索需求,可是只要出現離開照顧者或脫離照顧者掌控的行為,便很容易被照顧者貼上「背叛」、「不愛我」的負面標籤。

為了證明自己並沒有像照顧者所說的那般惡意,只好壓抑自己的渴望,迎合對方的期待。

Vanellope就像這些孩子一樣,知道自己想離開遊戲場的念頭,會讓一直把自己當作世界上最重要存在的Ralph難過。她不想讓Ralph感覺自己被拋棄,而Ralph也確實對她而言是個重要的存在….. 意識到自我向外探索的需求以及這樣的需求會造成好友的難過,Vanellope不曉得該怎麼去平衡跟抉擇。

不過很幸運的,在她正視自己內心的渴望後,她也遇見一個足夠成熟的大人—神力。

Photo from IMDb

神力用一個成熟大人的觀點,讓Vanellope認識到:再好的朋友、再親密的伴侶或家人,你們也不一定非得要過一樣的生活、擁有一樣的夢想。

因為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本就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不把平行宇宙算進去的話….應該就是了吧…..又歪樓🙈)

我們可以跟自己以外的人共享一部份的生命經歷,交流彼此的價值觀,吸收他人的經驗與觀點,但仍然保有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去削弱自己的渴望或妥協自己的需要;我們可以過著跟心愛的人們全然不同的生活,做不同的夢,擁有不一樣的人生觀,但仍然愛惜這段關係。

只有在體認到「自我的完整」跟「穩定關係的建立」是可以兼容的時候,我們才算是真正長大成人吧~

而電影裡,Ralph在長出完整的自我個體過程,可就沒那麼順利了……

〈Ralph的課題一:分離個體化〉

在續集電影開始沒多久,我們就可以感受到Ralph在情感上有多麽依賴Vanellope。Ralph每天都只想著找些樂子,讓Vanellope可以因為跟自己待在一起而感到開心。

到這邊,我還是忍不住打個岔……
我真 心 覺 得 好 險 我是在這個時候——認真接觸心理學並且有意識的進行自我內在探索後,“才”看到這部續作。要不然我肯定是一直用「是非對錯」的邏輯來看這部電影,然後很快就會覺得:Ralph實在太煩,沒有自己的人生嗎?為什麼一直要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他人身上?

而沒有辦法去同理他的處境,以及他最後的自我和解……

其實Ralph的狀況發生在非常多人身上,就連我自己也或多或少曾經歷過同樣的討好心態,只不過在看過各種人際互動關係,並且經過大腦的理性邏輯加以整理判斷後,我會特別標示出『有哪些行為在關係裡是“不對”的』,才因此沒有“實際”做出那些太明顯的討好、索取價值的行為。

然而,內心的不安與渴望,可不是靠「理性」可以消彌的。

像Ralph這類對於親密關係有強烈的執著跟不安感的人,以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多半都是因為在幼童時期,沒有從主要照顧者那獲得穩定的安全感,也沒有經歷過平緩的分離經驗。因此在關係裡,通常會一直擔心未知所帶來的變化,會非常害怕面對分離,認為所有的分離都會傷害關係。

因此無論是不斷地討好,或是試圖情緒勒索、控制他人,甚至有些人是用迴避的態度在應對關係,本質上絕大部分是源自於:他們想要讓自己停留在自己熟悉且感受到“相對”安全的狀態。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沒有做好分離個體化的成年人變成父母後,很容易會反過來不放手,不讓孩子完成個體化,硬是要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把孩子視作自己存在的延伸….. 然後一樣的悲劇就會在下一代繼續複製。

可能讀到這,比較沒有心理相關知識的人會很好奇,到底「分離個體化」是什麼概念。

接下來我會試著以白話的方式先來說明一個人的心智化過程會有什麼樣的經歷,以及為何需要進行分離個體化。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與理論,當一個人剛誕生在這個世界上,他是沒有辦法感知「自己的存在」的。在小嬰兒的主觀意識中,會認為自己跟這個世界是「一體」的,沒有辦法分辨什麼是自己、什麼是他人。但因為有基本存活下去的本能,所以當他們不舒服(肚子餓、生病、受傷等)的時候,他們會使用(理論上)所有嬰兒都會的表達技能——哭,然後接下來就是看各自的造化了~

一般正常家庭中的嬰兒,在哭的時候,他的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生母)會出現,會想辦法弄懂嬰兒哭的原因,然後幫他排除掉他的不舒服。
但這時候,在嬰兒的主觀認知裡,他不會知道這個主要照顧者是自己以外的「他者」,反而會覺得這個照顧者是“自己”的「意識延伸」:因為自己覺得不舒服,想處理掉不舒服,然後:就(被)處理掉不舒服了~🤩

直到嬰兒的感官功能越來越健全,越來越能分辨不同的資訊,像是有各種長相不同的人、不同的說話語調….甚至是不同的空間,這時小嬰兒才會逐漸意識到:這世界除了我以外,有其他的人。
接著他們會將各種功能性的資訊拼湊在不同人身上,像是:這個人(很可能是他媽)幾乎都會在我身邊,會在我哭的時候特別有反應,我餓的時候餵我吃東西,我覺得屁股很濕很悶的時候幫我拆掉包住我的煩人的臭尿布,會一直跟我玩,會溫柔的抱抱我跟我說話…..;這個人(可能是他爸😆)很常在對我很好的人(媽媽)離開我的視線時跑出來,用奇怪的聲音跟我講話、想跟我玩,也很愛抱我,但抱得我很不舒服,看到他就想尖叫….. (好有惡意的揣摩😂)


總之,希望上面這段描繪,有讓人稍微理解到一個人心智化過程「認知功能」是怎麼慢慢建構出來的。

我們也會很常聽到「母嬰關係」是非常強的連結。原因也不意外,基於人體構造與機能的關係,女性通常都會擔任嬰兒的照顧者(才能夠及時哺乳),而且嬰兒在媽媽肚子裡待了10個月,在直覺上也肯定更能從媽媽身上獲得熟悉的安全感。

這樣的母嬰連結通常也會造成孩子跟母親下意識地把彼此視作是「一體」的。然而,這樣的意識延伸,卻會造成「個體」無法從「母親的存在」獨立出來。即使,隨著逐漸成長,會理解自己在客觀上跟母親是不同的生命體,但在情感上卻仍然非常依賴彼此的存在,會認為自己的悲傷快樂對方應該都能體會到、感應到。

因此,如果要讓生命在心理上轉變成熟、有其獨立性,個體就必須要經歷與照顧者的「分離」。(看來該上幼兒園了🥲)

「分離」以身心發展的角度來看是相當“正向”的存在。

而很遺憾的是,多數成年人在孩童時期並沒有好好經歷恰當的「分離」,也沒有被好好教導「分離」的意義。所以,我猜應該滿多人都跟我一樣,內心會直覺地認為分開、分離是不好的事情,肯定是因為有誰沒做好,或是發生了悲劇才會造成分離。

而這樣的信念,卻也會反過來成為我們無法好好跟別人建立穩定安全關係的阻礙。

如同Ralph,一直認為好朋友就是要“一輩子不分開”,所以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延續一段他認為“最重要”的關係上,最後卻反而傷害了Vanellope、把她推得更遠。

Photo from IMDb

可能有些人會認為Ralph應該要學習去冒險,這樣他就不僅能夠理解Vanellope為什麼會選擇留在網路世界,也會同樣喜歡上多采多姿的網路世界,這樣便能繼續跟Vanellope一起玩…… 但,誠如電影一開場就鋪陳的兩人個性差異,喜歡平凡、日復一日相同作息的Ralph,其實是真的很難硬著頭皮把自己變成熱愛挑戰、擁抱未知的人,因此這樣的個性差異是注定會使兩人關係有所變化的。

我會特別提到這個想法,是因為有非常多沒有辦法接受分離的人,常誤以為只要自己改變(或改變對方)了,兩人關係就可以延續,而忽視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原廠設定」,忽視當他們否定「真實自我」的需要是會造成生命的反彈的…..
因此,這些人總在妥協讓步後感到特別難受。尤其,當他們看到另一方活得逍遙自在時,就更容易認定自己的付出沒有被看見、沒有被珍惜,埋下日後兩人相處的各種未爆彈。

〈Ralph的課題二:客體恆存〉

在往下談Ralph的另一個課題前,先說明一下:『什麼是「客體恆常性」?』

「客體」(object),是一個與「主體」相對的概念。主體,就是「我」的第一人稱,而客體則是我們作為「主體」所指向的所有其他對象。(白話文:「客體」就是我自己以外的其他存在。)

「客體恆常性」顧名思義,指的是我們與「客體」能夠保持一種「恆定常態」(constancy)的關係。

客體分為外部客體和內在客體兩種。「外部客體」是我們體外客觀世界裡的東西,「內在客體」則是我們內心裡形成的、對應那些外部客體的「圖像」。

擁有客體恆常性,意味著人們有能力,保留(自身以外的)客體在“心中映射出”的穩定圖像(Fraiberg, 1969)。此時,我們內心擁有的是「穩定的內在客體」。

內在客體的穩定包括兩層意義:

  • 情緒上的穩定:
    指的是,當我們與外在客體在空間上遠離的時候,心中仍舊可以保持這些客體的形象。同時仍能夠通過內在客體,感受到自身與客體保持著一種穩定的親密情感(Fraiberg, 1969)。『雖然他和我一段時間沒有聯繫,我仍能感受到我們是在乎彼此的』,就是一個例子。
  • 認知上的穩定:
    指的是,某個客體在我們心中的形像是“一以貫之”的、“穩定”的,我們不會因為他(外在客體)一時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就立刻推翻之前自己對對方的感受與評價(內在客體)(Mahler, Pine&Bergman, 1975)。例如:『雖然他犯了個錯誤,但我依然覺得他是個不錯的人』。

——以上說明資料引用女人迷文章〈認識「客體恆常性」,安撫沒有安全感的自己

在電影中,Ralph的行徑也非常符合典型缺乏「客體恆存性」的人們會有的呈現。

在情緒上的不穩定:他一想到Vanellope要離開遊樂場,長期待在網路世界後,焦慮到寧願破壞他人的遊戲也要讓Vanellope回到遊樂場…. 或說,回到他身邊。

Photo from IMDb

在認知上的不穩定:我們也時常可以看到Ralph會因為他人給予的「口頭讚美」就對一個人有好感,而在對方造成他的不便、不愉快時,便完全否定這個人。Ralph在評斷事物的時候,通常只關注在很表層的狀態,而沒有辦法看到每一件事物的「完整性」…..或許,這起因於他自己也是“不完整”的個體吧….?

雖然我們無法得知Ralph的童年(電玩角色可能也不存在童年?)是不是主要照顧者有帶給他恐懼,或經歷過反覆改變的不穩定感。不過,「客體恆存性」確實也可能在成年後,因為受到重大事件衝擊而被破壞。回顧Ralph在遊戲內的設定,就是一個本來好好住在森林樹樁(…..這是要怎麼住人啊🤔 …..算了不要想太多🙈)的巨人,但卻突然出現一群建築工人把自己居住的樹樁(家)剷除並丟棄至垃圾場。自此,Ralph便開始暴躁的在遊戲裡不停破壞原先居住地上新建成的高級公寓…..

從這樣的角色設定中,我們或許可以理解為何Ralph會有「客體恆存」的議題產生了。

〈面對屬於我自己的內心議題〉

這部系列電影有非常多關於自我成長、接納、心理內在課題的劇情編排。坦白說,我相信肯定有其他人曾用更專業且精闢的分析聊過它。而我為什麼又要特別花時間撰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其實如同我過去寫的每篇文章都會有的出發點一樣:我想藉此記錄這個生命階段的我的體會跟觀點。

剛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也真的剛好又經歷一段親密關係分離,而這段關係讓我對過去自我的認知有著巨大的衝擊,也因此帶給我非常重大的影響與改變。

正因為這樣的轉變才發生不久,所以我仍對自己內心變化的歷程有著鮮明印象。因此在看這部本應該只是令人感到新奇可愛、有趣感人的迪士尼動畫時,卻覺得自己內心世界被寫實的映射在電影畫面上。

在那段關係中,因為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內在基於童年的經歷,產生很多自我壓抑、自我否定的認知,尤其針對「親密關係」有著非常強烈的不自信感,所以總是本能的用「理性」去看待所有事情,包 含 自 己 的 情 緒,想藉此防範童年的傷痛再次重現。我一直想單純用理性去建構出「良好的親密關係的樣貌」,而忽視感性的情緒向我發出的所有訊號。我訂定了一堆自己的感情決策邏輯,條列出一個個判斷眼前對象是否適合自己的標準….. 然而,當我順利進入一段本應是符合我理想的親密關係後,卻反而清晰地看見自己內在因為「親密關係」而觸發的童年恐懼,但….. 我卻束手無策。

我不停地想要用我的理性去壓抑我的恐懼,去批判我的情緒是沒有用的垃圾,讓我不能像個“正常人”那樣,平常心地對待兩人互動中的矛盾;讓我不能像個獨立的大人,平靜的面對那些不如預期的互動發展….. 而在我越是如此的壓抑我的情緒、否定我的感受,情緒就像是怪物般的愈加猖狂。

看著電影裡,Ralph對Vanellope的友情「執念」,被病毒捕獲並且具象化成紅通通的巨大「執著意識」,到處破壞,我彷彿也看到當時自己的內心如同網路世界一樣,被過度壓抑後所反彈的情緒風暴給摧殘著。

Photo from IMDb

但也正是因為我經歷過這樣的情緒風暴,才能夠在看這部電影時,能不再像過往那樣認定:問題就在Ralph身上,而碎念著『交朋友跟談感情本來就不能這樣,不能一直把對方綁在自己身邊啊~』,並自以為是的用「理性思考」去評斷、數落Ralph的行為,以及他因為不安所造成的破壞。

因為親身經歷過,才知道焦慮、不安,真的不是懂了什麼做人處事的“道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不再被這些負面情緒影響。反而,當我們越是去壓抑、越是沒有好好正視自己的不安感,與之對話,就越容易在事情不如預期的時候被情緒吞沒。

經歷過每段關係所帶給我一次次的刺激與變化後,我總算明白:

我們真正要對話的對象一 直 都 是 自 己。

如同Ralph對著被病毒放大好幾倍的自己的不安全感說:『我們必須放手,我知道那會非常非常痛,但你(也是Ralph自己)會沒事的….. 我們都會沒事的。』 當我們真正看見自己內心的痛,並且好好的陪伴自己,我們就會像電影中的Ralph一樣:自行修補好自己的不安全漏洞。

Photo from IMDb

當然,我也清楚,實際上在處理自己的內在課題時,沒辦法像電影那樣懂了道理、學會放手,後續一切就會水到渠成。實際人生其實需要非常多反覆的練習,而每一次練習都會再痛一次,也都會因為痛而想要躲回去原來的陰影裡,裝作自己什麼事也沒有。

因此,踏上內在的修復之旅,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以及想走向完整的個體化的決心。

只有在親自累積足夠多的“妥善的分離”,以及認知到原來的關係結束後,人們仍可以以不同的形式維持友善的互動和關心,我們才能漸漸相信自己不會像童年那樣被置之不理….. 或說,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只能依附他人,才得以生存的脆弱的生命。

我們已經是能夠成為自己內心支持、帶給自己安全感的「大人」了。

Photo from IMDb
〈其他彩蛋議題〉

相較於第一集,在續集〈網路大暴走〉裡,利用劇情帶出更多現代網路現象產生的社會議題。

像是為了瓜分使用者的注意力以獲得更多廣告收益,社群平台的演算法不停分析使用者的行為模式,並且投其所好的為每一位用戶推播各種能讓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在電影裡破壞王為了獲得足夠資金,特別找到演算法龍頭….. 同樣在電影裡被擬化成一個角色——讚讚姐(Yesss),使他們可以藉此得知網路上的趨勢話題。

接著Ralph藉由演算法的分析,找到時下最受大家關注的影片主題,然後大量製作模仿熱門主題的影片,在網路擴散….. 這段劇情也帶出了現下的網路創作者,有時候會為了獲得流量,而無所不用其極的拍攝各種可能會爆紅的影片。此外,由於網路使用者的年齡層不停下探,我們也注意到青少年們會因為自己社群媒體上發佈的內容所獲得的反饋,感到焦慮、憂鬱,甚至為了獲取關注與流量肯定,而出現模仿各式可能危害到生命安全的挑戰影片(TikTok Challenge)。

同時在電影當中,也讓我們看到現代網路使用者沉迷於追求短影片所帶來的多巴安刺激。毫無生氣的上班族,不願意專心在自己的工作上,反而不停的在網路上找各種奇怪影片來圖一樂….. 這也是為何演算法會帶給人們這麼大的負面影響。當我們對自身的瀏覽行為無覺察,就會被不停餵食類似的空泛資訊,引發行為成癮,也導致我們的注意力越來越無法集中、無法思考。

另外,雖然也是簡短帶到,不過電影裡也特別把「網路評論」帶給人的影響,放進劇情中。Ralph不小心誤闖留言區,看到了所有關於他創作的影片的評論。雖然其中有讚美,但同時也有完全情緒化且沒有建設性的惡意留言。

『留言區會揭露出某些人最惡毒的一面,你必須無視這一切,因為(他們所說的)這些其實跟你無關,而是跟他們自身有關』

-無敵破壞王2:讚讚姐(Yesss)

將惡意評論與自身價值進行區隔,是所有網路創作者都必須要鍛鍊出來的心理素質之一。

當然還有其他很有意思的時下社會現象的吐槽,但我特別想要分享在最後片尾彩蛋,幼童自行使用平板玩遊戲,卻莫名被Ralph與Vanellope接管遊戲的橋段。

Photo from IMDb

在那段彩蛋劇情中,Ralph瘋狂餵食兔子,導致原先可愛的兔子最後因為吃得太撐而炸裂,造成獨自使用平板的幼童受到極大驚嚇。

Photo from IMDb

這讓我聯想到的幾年前在Youtube冒出的「Elsagate」爭議影片事件:平台上突然出現一些頻道,利用看似與兒童相關的主題或是兒童喜歡的熱門IP,製作一系列怪異的影片,而影片涉及了大量不適合兒童接觸的內容,包含:暴力、性愛、戀物癖和廁所幽默,以及危險、破壞的行為與劇情(相關說明資料參考自維基百科)。

目前不清楚散播這些影片的頻道具體目的為何,但這樣的情況確實成為了3C育兒家長們的擔憂來源。

最後,在我(總算)完成這篇心得文後,發現好像有很多網友評論覺得無敵破壞王第二集太說教,或是劇情結構太雜亂。
但…. 就我個人的觀點,無敵破壞王系列的劇情設定脈絡是相當完整,並且很契合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到的心理變化。同時它還能帶到這麼多網路現象、議題,我真心覺得這很不容易,也非常令人讚賞。

那麼我的分享,就告一段落~
最近因為在進行IG日更馬拉松,部落格文章寫得超…慢…. 但,我還是很喜歡這樣用完整的篇幅去談論一部電影、一個觀點、一些議題。

希望這樣的觀賞視角,也能帶給閱讀到文章的人一些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