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我的潛意識中,『去證明』已經比起『滿足自我基本需要』還重要了。也因為這樣的無意識行為,導致自己人生多數時候都處在內心匱乏的狀態,而沒能理解其緣由。

只有真正去了解自己為何會有這些所言所想後,我們才能不再害怕「被拒絕」,因為我們會明白:『每一次的被拒絕,都可以引領我們來到更了解自己的入口。』

歐德曼用了他一輩子的收藏來換得感受到人跟人之間情感流動的能力,以及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但一場美好愛情,需要的其實只是一顆開放的心。

我非常想要鼓勵每一個人都試著為自己的日常做出對自己有幫助的改變,如果覺得這些改變很不容易、很不想開始,或沒有動力繼續,就透過這樣的獎勵機制鼓勵自己,持續的往自己理想的方向累積時間與精神。

感情裡的寄生蟲並不一定要去索取資源、索取他人付出、關愛,而是當你把自己的快樂與否寄託在他人的行為之上時,你就已經成為「寄生蟲」了

在我們不斷問著「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後,總能得到差不多的結論:
『愛,才是真正讓一切有了意義的存在。』

在我們遇到不同對象時,雖然是喜歡的、雖然是開心的,但由於是不同於過去自己定義的,以致於我們在心裡會隱隱懷疑自己“好像沒那麼愛”。

無論你遇到什麼樣的對象,擁有穩定的心態都可以讓你在保持理性的同時,享受戀愛的怦然美好。

每一天,我們都不斷地被主流社會暗示一套又一套的「人生價值標準」,漸漸地,這些標準滲入了我們的腦中,從而生成了一個令自己感到痛苦不適的世界。
如果量子力學的理論是真的,那麼真正擁有主觀意識主導權的我,為什麼不乾脆來重建我的認知世界?

我有過許多名字,古老的名字,只有風和樹知道怎麼唸。我是山,是森林和土壤。我是….牧神。你最卑微的僕人,殿下。